欢迎访问台湾信息港  今天是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高质量的亲子关系,都藏在这4个心理学定律里

作者:主创团·夏天

春节还没有过完,很多年轻人在网上发帖说:

“回家第二天就开始后悔,想收拾行李回去上班了。”

“真的不想再回家了,我妈从大年三十就开始骂人了,唉~”

“家不是家,我的家在那片小小的出租屋里。”

“看不惯又被迫在一起好几天,挺难受的。”

“以后挑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回来,合不来就不见了,电话早就拉黑了。”



春节,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,不知何时起,竟成了检验亲子关系的镜子。

亲子关系好的家庭,春节就是孩子栖息的港湾,孩子会在父母的怀里撒撒娇,在父母的温言软语下治愈所有的不愉快,重新蓄满奋斗的能量。

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,春节就是一段充满内耗、难挨的时光,孩子渴望却融不进去的伤心地。

我经常听到很多父母抱怨说:

“为什么自己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,却换不来和孩子的亲密无间?”

“为什么我这么爱孩子,孩子却感受不到?”

正如《养儿育女中长大》所说的那样:

“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,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,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相比。”

每个父母都想和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。

可是,好的亲子关系,光有爱孩子的心是不够的,还需要父母掌握好的方法。

当你不知道如何拿捏亲子关系时,不妨看看下面这4个心理学定律。





心理饱和效应

有一次,我陪闺蜜一起接孩子放学。

从接到孩子开始,闺蜜就不停地唠叨孩子:

“今天上课老师讲的什么内容,都听懂了吗?有没有作业?有没有没听懂的内容?一会儿到家赶紧写作业,及时把不会的题弄懂,今日事今日毕……”

起初,闺蜜的孩子还会应和几声,随着闺蜜越说越起劲儿,孩子竟然偷偷带上了耳机,无奈地闭上了眼睛。

到家以后,闺蜜继续不停地唠叨孩子、催促孩子。

孩子躲进厕所里,她站在厕所门口催。

孩子想要喝口水、吃点水果,她站在孩子旁边催。

孩子跟她犟句嘴,她就势输出一卡车的苦口婆心,直到把孩子逼得情绪崩溃,对着她大吼:

“你够了没,你越说我越不想写,谁爱写谁写。”

看着孩子气愤摔门的背影,闺蜜跟我抱怨说:

“你看看,一说她就炸毛,什么话都听不进去。”

其实,并不是孩子说不得,而是闺蜜说得太多了。



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:

在公众场合摆个摊子,摊子上摆放了纸和笔。

如果有人能够完整且不修改地写出1-300的数字,就可以得到50块钱的奖励。

许多路人都纷纷拿起笔来尝试,但最终却没有一个人能够领到这份奖励。

心理学家认为:

参赛者之所以失败了,就是因为产生了“心理饱和”

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做一件事,就很容易进入到厌烦的状态,思绪就会受到外界的打乱,注意力也越来越低,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,不想或者不能继续完成任务。

同样的道理,当父母的唠叨和指责让孩子产生“心理饱和”效应时,孩子就会失去听话和做事的兴趣,引发厌倦和叛逆的心理。

我们每个人能够接受的某种刺激,都是具有一定限度的。

父母适当地提醒和建议,会让孩子欣然接受。

过度地唠叨和指责,则会适得其反。

很喜欢一句话:

“人生有度,误在失度,坏在过度,好在适度。”

没有一个孩子可以忍受父母长期和频繁的忠告。

父母越是喋喋不休,孩子越是不胜其烦。

与其如此,我们不如忍住无止境的唠叨、督促和指责,多给孩子一些信任,让自己和孩子在松弛的环境中愉快相处,遇见更好的成长。





弃猫效应

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:

孩子坐在地上哭闹不止,父母威胁孩子说:

“你再不起来,我就走了,不要你了。”

孩子做错了事情,可怜巴巴地拉着父母求原谅,大人一次又一次地推开孩子,并训斥孩子说:

“起开,拉我干嘛,我说的话你一次都不听,爱上哪上哪去,想叫谁妈叫谁妈,我不是你妈……”

孩子忤逆父母的意愿,想要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,想要嫁给自己想嫁的人,父母以断绝亲子关系相要挟:

“你要是敢……从此以后,我就没你这个儿子\女儿!”

大多数情况下,孩子都会迫于父母的威严和亲情的羁绊,乖乖听话。

父母也会因为自己打败了孩子而沾沾自喜。



就像“弃猫效应”所说的那样:

当一只猫被丢弃后,往往会表现得特别乖巧,这是因为他们害怕被丢弃。

同样的,父母以抛弃孩子,收回爱的方式控制孩子,孩子怕失去父母的爱,只好被迫妥协或是想方设法地迎合。

这种方式看似很好用,实则藏着很多隐患。

知乎上有一个问答:

“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,和父母不亲了。”

一位网友的回答引人深思:

“ 小时候只要考试没考好,妈妈就让我在地板上一跪好几个小时。

只要我有不顺从她的地方,她就各种生气发火,用“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白眼狼,我处处为你好,你却处处不领情……”情感绑架我。

我被朋友伤害,找她倾诉,她反批评我说:

“心没用在学习上。”

为了获得妈妈的肯定和重视,我只能不断地妥协,不断地讨好。

长大后,我曾经为获取爱而习得的敏感、自卑和讨好,让我的人生路走得逼仄坎坷。

对于父母,我曾经有多么渴望他们的爱,今天就对他们有多失望。”

你看,“弃猫效应”可以暂时控制孩子,驯化孩子,但也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,失去自身的安全感、价值感,甚至失去自我,让孩子不相信自己被爱,无法跟父母亲近。

所以,千万不要用收回爱的方式威胁孩子,控制孩子,逼孩子听话。

好的亲子关系是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,和孩子愉快的相处,给足孩子所需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,让孩子坚信父母永远不会抛弃自己,坚信即使自己不够完美但依然值得被爱。

这是对孩子成长的最好滋养,也是亲子关系持久亲密的秘诀。





反向努力效应

我曾经也是一个特别内卷、特别焦虑的妈妈。

因为怕儿子输在起跑线,怕自己错过孩子的成长,怕孩子比不过别人,我从儿子会说话起,就给儿子安排各种素质启蒙和教育。

看见别人家的孩子熟练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,我逼着数都数不清楚的儿子死记硬背10以内的分解,还给儿子买来各种思维拓展的学习资料,只要儿子学不会,我就大发脾气,一遍一遍地给他讲,直到他学会为止。

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英语说得像母语,我逼着儿子每天读一个小时的英语绘本,就连动画片也只能看英语版。

我给儿子制定了严格周密的学习计划,让一个5岁孩子的每一天都过得像监狱。

我本以为,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,会让儿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,却没想到儿子在我的焦虑和内卷下,变得越来越沉默、越来越笨,眼神变得越来越空洞,说话也开始结结巴巴,曾经每天都要挨着我睡觉的他,现在总是一个人裹着被子,背对着我睡。



正如奥尔德斯·赫胥黎描述的“反向努力效应”所说的那样:

“我们越努力用有意识的意志去做某事,我们就越不会成功。”

很多时候,我们越是关心,越是焦虑,就越想控制,我们的表现和行为就越有可能变形、变味,结果也会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。

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德峰曾一心想让儿子考上自己的母校——复旦大学。

为此,他像所有“鸡娃”的父母一样,从小逼着、盯着儿子学习,让儿子按照自己的规划成长。

可是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,他心如冰窖,儿子的成绩别说上复旦,差一点就上不了大学了。

他只好无奈地接受现实,选择让儿子顺其自然。

可结果,却让他无比意外:

当他不再逼儿子学习时,儿子竟然爱上了学习,还考上了全球顶尖院校——伦敦商学院。

记得作家庆山曾说过一段话,很有道理:

“人需要按照自己的天性走,变成自己真正的样子。

就像种子一样,按照内在的节奏和秩序,发芽生长。”

每个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和秩序,我们能做的不是“随波逐流”,也不是“拔苗助长”,而是放弃焦虑、放弃内卷,尊重孩子的天性,让孩子在平稳、松弛的环境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路,去自己想去的地方,发挥自己的力量,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
如此,我们才能收获一个自信、快乐的孩子,才能和孩子一起走向双赢。





二十码效应

美国有一条教育箴言:

和你的孩子保持二十码的距离。

步步紧逼,事事管控,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,让亲子关系岌岌可危。

撒手不管,放任纵容,会让孩子在忽视中痛苦,在溺爱中变得不幸。

始终和孩子保持20码的距离,进可攻,退可守,才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,更顺遂。

一位知乎网友分享说:

“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在我的高度‘溺爱’下学会自律的。

这个溺爱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那个溺爱,而是让孩子在爱与自由中长大。”

网友从来不会紧盯孩子的学习,刻意培养孩子的坚毅力,而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,只在四件事上提要求:

上课,作业,阅读,屏幕时间。

其他的事情,如无必要,绝不会给孩子额外的任务和限制,只提最小化的要求。

他觉得:

只在重要的、关键的事情上要求自律,是自律达成的前提。

大量的要求,只会消磨孩子的意志力,激起孩子本能地反抗。



纪录片《小小少年》里的几个孩子,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特长。

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限制过他们的自由,反而支持他们在学习以外的时间追求自己的爱好和梦想。

喜欢机器人的陶启泽不看手机,不追八卦,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做机器人上,不到18岁就在国际机器人大赛上崭露头角。

痴迷昆虫的殷然除了上课、写作业,就是研究虫子,小小年纪就被研究了几十年虫子的香港老警察称为“螳螂领域的专家”。
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也曾做过一个20000人调查:

“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,补习是无效的。

当我们所有的教育把孩子的空间填满的时候,他反而得不到发展。所以,要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,这样他才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。”

孩子的成长依赖于父母,却不受控于父母。

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事,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建议,却并不能代替孩子成长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课题,有自己的成长轨迹。

站在二十码的距离之外,守护他们,托举他们,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。

正如教育家林格所说的那样:

“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,是无条件保护和捍卫孩子的主动性,而不是去控制它。”

尊重而不干涉,关心而不设限,是父母的智慧,也是孩子的幸运。





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·格雷曾提到了一个词:爱的油罐

“每个人心里都有两个‘爱的油罐’,一个用来储备热情和乐趣,一个用来储备爱。”

亲子关系的疏离和冷漠,其实就是因为孩子心里那个“爱的油罐”在慢慢减少。

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和指责,肆无忌惮地威胁和冷漠,无处不在的控制和包办,消磨的不止是孩子心里的热情和乐趣,更是亲子关系里的支撑和信赖。

想要维持亲子关系的亲密,父母一定要给足孩子所需要的尊重和自由,让孩子自由地展翅,快乐地成长,孩子才能知你、懂你、爱你、感恩于你。

父母与孩子彼此尊重,彼此成就,才是爱最好的样子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台湾信息港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